今年的主題是“奶豆添營養,少油更健康”
倡導增加大豆、牛奶健康消費
合理控制食用油消費
形成健康營養的膳食結構
為什么要喝奶
1、奶及奶制品營養豐富,消化吸收率高,是優質蛋白質和鈣的良好來源。乳類中的乳糖還可促進礦物質吸收、促進腸道有益菌繁殖。
2、充足攝入奶及奶制品有益于人體健康,尤其有利于肌肉和骨骼健康。
3、所有人都應當每日攝入足量奶類,兒童青少年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老年人易骨質疏松,尤其需要每天足量攝入。
每天應喝多少奶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攝入300~500ml液態奶或相當量的奶制品。目前我國大多數居民實際攝入量遠低于推薦量,鼓勵多攝入,建議日常膳食選擇不同奶及奶制品。
常見奶制品如何選擇
純牛奶:推薦
配料表中只有生牛乳,包裝上通常會有“純牛奶”的標識。市面上常見的純牛奶有巴氏殺菌乳、高溫殺菌乳、超高溫滅菌乳,無論哪種滅菌方式,對牛奶中的蛋白質和鈣的影響都不大。他們的區別在于殺菌的條件及儲存的條件不同,超高溫滅菌可能會損失部分微量活性蛋白和B族維生素,但是勝在可以常溫儲存且保質期長。
脫脂/低脂奶:推薦
脫脂奶脂肪含量<0.5%,低脂奶脂肪含量為1.0-1.5%,普通純牛奶也就是全脂奶的脂肪含量約為3%。脫脂奶/低脂奶脂肪含量低,熱量低,適合肥胖人群及患有高脂血癥的人群。飲用脫脂奶會損失部分牛奶中的脂溶性維生素。
舒化奶/無乳糖牛奶:推薦
指采用乳糖水解技術將牛奶中不易被吸收的乳糖分解為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半乳糖和葡糖糖,解決乳糖不耐受者飲奶后腹脹、腹瀉等癥狀。無乳糖牛奶也有全脂型、低脂型、高鈣型等,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根據需求選擇。
酸奶/發酵乳:注意鑒別
注意區分發酵乳和風味發酵乳。發酵乳的原料只有生牛乳或乳粉以及發酵所需菌種,而風味發酵乳是指80%以上原料為生牛乳或乳粉,添加其他原料,最常見的就是糖,還可能有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果蔬谷物等。因此,更推薦大家飲用發酵乳。
挑選時看標簽,包裝上通常會標明“發酵乳”或者“風味發酵乳”。也可以看配料表,選擇沒有糖的。選擇配料表中只有生牛乳或乳粉以及發酵所需菌種的。
羊奶/駝奶/水牛奶:可以嘗試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日常膳食選擇不同奶及奶制品,不同動物產的奶營養價值有部分區別,但是和牛奶相比,性價比比較低,有條件的可以嘗試。
羊奶:稍微好消化一些,鈣含量較高,致敏性比牛奶低。
駱駝奶:含有更多不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含量較低。對乳糖不耐受者更友好,致敏性比牛奶低。需要注意的是,駱駝奶不能治療糖尿病,不能替代藥物。
水牛奶:營養密度高,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鈣含量都高,口感好,但是能量也高。
奶酪:注意鑒別,適量攝入
芝士、起司、奶酪、干酪都屬于奶的加工類食品。奶酪可以看作牛奶濃縮的精華,大體上是十分奶濃縮成一份奶酪。膳食指南中提到,對于兒童來說,早餐可以食用奶酪2-3片。選擇奶酪的時候,警惕額外添加了過多鹽、糖和脂肪的產品。
調制乳:注意鑒別,適量攝入
按照國家標準,調制乳中的生牛乳/復原乳的含量不低于80%,還是有一定的營養價值的。常見的調制乳有甜牛奶、早餐奶、巧克力奶等,調制乳的風味較好,對于有些不愛喝純牛奶的人來說是一種選擇。但是調制乳中通常會額外添加糖,有時為了口感更加絲滑還會添加奶油,因此適量攝入即可,避免駛入過多的糖或者脂肪。挑選的時候認準“調制乳”字樣,注意與下述含乳飲料區分。
含乳飲料:不推薦
國家標準要求含乳飲料中的蛋白質含量不小于1.0g/100g,純牛奶的蛋白質含倆約為3.0 g/100g,含乳飲料中的生牛乳含量大約僅有30%。其中通常添加糖及其他調味劑,營養價值并不高,不推薦日常飲用,含乳飲料不能替代奶類。
挑選的時候看到“乳(奶)飲料、乳(奶)飲品”字樣就盡量不要買了。還可以看一下蛋白質的含量,如果只有1.0g/100g左右,也表明這是含乳飲料。
煉乳:不推薦
煉乳本身是一種濃縮乳,除高溫滅菌的過程中維生素會收到一些破壞,按適當比例沖稀后營養價值極本與鮮乳相同。但是市面上常見的煉乳為加糖煉乳,其中蔗糖的含量約為40%-50%,利用其升高的滲透壓抑制微生物繁殖,因此成品的保質期較長。因糖分過高,食用時需要加大量水沖淡,造成蛋白質等營養含量相對較低。
乳酸菌飲料/益生菌飲料:不能等同于奶制品
乳酸菌飲料中雖然也含有乳的成分,但是其配料表中的前兩位通常都是水和白砂糖(配料表中的成分排名越靠前其含量越多)。乳酸菌飲料并不能為我們提供足量的蛋白質和鈣,是不能當成奶來喝的。
總結
1、看產品的標識。推薦純牛奶、脫脂/低脂奶、舒化奶;酸奶盡量選擇無額外添加的發酵乳并非風味發酵乳;調制乳可適量攝入;不推薦含乳飲料、加糖煉乳;乳酸菌飲料不能等同于奶制品。
2、看營養成分表,蛋白質含量盡量接近3.0g/100g,鈣含量接近100mg/100g。
3、看配料表,第一位是否是乳/乳粉,是否額外添加糖、奶油、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