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近視眼的 朋友問我,“聽說近視的人不老花,老花的人不近視,到底是不是真的?”其實近視和老花的關系,可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兒。
近視的人不老花,老花的人不近視?
近視的人,看近處很清晰,但是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這是因為眼睛的自然焦點在近處,并且失去了向遠處調(diào)焦的能力。通過佩戴凹透鏡來矯正,用負號(-)表示。
發(fā)生了老花的人,看遠處清楚,但是看近處卻一片模糊。這是因為眼睛的自然焦點在遠處,并且失去了向近處調(diào)焦的能力。所以一些老花眼的人需要將手機拿得遠遠的才能看清楚。通過佩戴凸透鏡來矯正,用正號(+)表示。
健康時報 曹子豪 攝
如果不考慮自身眼睛本來的度數(shù),不同年齡的老花度數(shù)大概如下:
45歲左右,老花約為+150度;
50歲左右,老花約為+200度;
60歲左右,老花約為+300度;
老花眼的發(fā)生可以理解為眼睛的正常衰老,是每個人到了一定年齡都必然面對的狀態(tài)。由于眼睛老化使得晶狀體硬化、變厚、彈性變差,導致的向近距離調(diào)焦的能力衰退。 “老花”和“近 視”兩者發(fā)生機理不一樣,其實可以 同時存在 的。
所以, “近視的人不老花,老花的人不近視”,這樣的說法不一定成立。
近視和老花之間的“抵消算法”
近視的人年輕的時候,戴著眼鏡看近看遠都行。當近視的人出現(xiàn)了老花,那么戴上近視鏡,只能看遠清楚,看近就不清楚了,看近必須摘鏡。
所以,無論是近視眼、散光、遠視眼還是正常眼,等我們老了、眼睛老化時,老花就必然找上門。 但近視和老花之間存在一定的“抵消算法”。
情況一:如果不近視的人發(fā)生了老花,假設老花度數(shù)為+100度,那么很簡單,他只需要一副眼鏡,用來看近。看近處: +100度花鏡; 看遠 處 :不 佩戴 眼鏡。
情況二:如果一個近視度適中的人發(fā)生了老花,假設老花度數(shù)為+300度,原近視度數(shù)為-300度,那么他近需要摘掉眼鏡,看遠需要戴上近視鏡。看近處: 摘鏡即可(不用戴花鏡); 看遠 處 : -300 度近視鏡。
情況三:如果一個輕度近視在-100~200度的人發(fā)生了老花,這種情況其實挺尷尬,遠近都將不清楚。假設老花度數(shù)為+300度,原近視度數(shù)為-100度,那么他需要兩副眼鏡,一副看近的凸透鏡,一副看遠的凹透鏡。看近處: +300度-100度=+200度花鏡; 看遠 處 : -100 度近視鏡。
精選
文章
本文來自:2024-04-25人民日報健康號“我是趙小刀”《近視不老花,老花不近視?內(nèi)含抵消算法》,部分內(nèi)容有刪減,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