蹺二郎腿是我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動作了,有的時候一個姿勢坐累了,坐在就不知不覺就把腿給翹起來了,可是這姿勢雖然能帶來一時的舒服,卻會給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正常的人體脊椎生理弧度有助于支撐人體骨架。如果經常蹺二郎腿,脊椎有可能慢慢變成弧形狀,造成腰椎與胸椎壓力分布不均,引起脊柱變形,有的還會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形成慢性腰背痛。從健康角度看,長時間蹺二郎腿,更是加重頸椎病、腰肌勞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長時間翹著二郎腿都有哪些危害?
損傷腰背肌肉和脊椎:在蹺二郎腿時,骨盆會帶動脊椎旋轉,造成肌肉拉伸,導致脊椎左右兩邊的軟組織被動失去平衡,久而久之,容易帶來背部肌肉疲勞、酸痛,甚至可能造成脊椎扭曲或側彎。時間長了之后容易造成,腰椎與胸椎壓力分布不均而出現脊椎變形,誘發腰椎間盤突出。
損害膝關節健康:蹺二郎腿雖然不會讓人馬上得骨關節炎,但由于增加了膝關節內部結構的壓力,會使軟骨的營養障礙、磨損增加,特別是對軟骨結構已經有不同程度退化的老年人來說,大大的增加患骨關節炎的風險。
引發腿部靜脈曲張或血栓塞:靜脈曲張是指下肢的淺靜脈由于血液回流障礙形成的靜脈壁擴張、成結節團塊狀。蹺二郎腿時,位于膝關節前內側的大隱靜脈和位于膝關節后側的小隱靜脈更容易受到壓迫,血液回流不暢,從而增加靜脈曲張的風險。對于一般人來說只要注意不要長時間的保持蹺二郎腿的姿勢,是不容易患上靜脈曲張的。但對于已有下肢水腫、靜脈曲張等疾病的患者,請勿蹺二郎腿。
我們的脊柱就像一根電線桿,附著在脊柱上的筋膜就像電線。哪邊緊了,就會扯得電線桿子往哪邊歪。一旦脊柱歪了,氣血運行不暢,各種不適癥狀就會隨之而來。為了脊柱健康,我們除了應該在生活當中提高意識,時刻提醒自己端正并保持坐姿,必要時還可以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通過醫生專業的手法調整,幫助我們的筋膜恢復到正常位置,讓氣血運行恢復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