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小伙子王剛(化名)
由于長時間熬夜玩手機
生活作息極度紊亂
導致身體機能嚴重受損
突發腦卒中
為何年僅30歲的年輕人也會患上腦卒中呢?生活壓力的增大、飲食結構的改變、作息的不規律以及對于高血壓的忽視等因素,已成為當前威脅年輕人健康的四大主要因素。
30歲小伙突發“腦溢血”
每天熬夜到深夜,早上又起不來的王剛,發病前僅30歲,正值而立之年。某日上午10點,他的母親見他還躺在床上,便走進房間試圖喚醒他。然而,眼前的景象讓母親驚呆了,王剛躺在床上,呼吸沉重,小便失禁,無論其母親如何用力,都無法將他喚醒。
家人立刻撥打了120,將王剛送至上海某醫院。
到醫院后,經過頭顱CT掃描,發現患者顱內大量出血,雙側瞳孔散大,診斷為出血性腦卒中,俗稱腦溢血。確診后,醫院神經外科醫生立即對患者進行了手術。
腦溢血,這是一種嚴重疾病,發病急,病情進展迅速,可能導致肢體癱瘓、言語障礙、認知障礙、精神抑郁等癥狀,致死致殘率高。
醫生告訴記者,“對于腦出血患者,如果出血量較小,比如20毫升以下,通過及時治療恢復的可能性較大。然而,一旦出血量超過30毫升,就需要及時進行開顱手術。如果出血或梗塞發生在腦干、丘腦等重要腦功能區部位,即便出血量較小,也可能導致致死致殘的嚴重后果。”
腦卒中,看似與我們相距甚遠,然而實則它正日益頻繁地發生在我們周圍。根據《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23)》,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腦卒中現患人數達1242萬。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發或復發腦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腦卒中離世。
導致腦卒中有四大高危因素:
01
不良生活習慣——吸煙
我國15歲以上男性總吸煙率為52.9%,女性吸煙率為2.4%,且女性吸煙率呈逐漸上升趨勢。研究表明,吸煙者患腔隙性腦梗死的風險增加2.23倍。
02
高鹽飲食
高鹽飲食容易破壞血腦屏障,會加重腦部損傷,是腦卒中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研究結果表明,每人每天日常鹽攝入量低于5g,能夠降低23%的腦卒中發病率,能夠減少25萬腦卒中患者的死亡。
03
低水果攝入
有研究報道2002-2012年我國居民水果攝入量遠低于膳食指南推薦標準,約25%左右的出血性腦卒中患者與水果攝入不足有關。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能夠減少血液黏稠,促進血液流通。目前年輕人群水果攝入明顯不足,尤其是男性群體。
04
高血壓
作為最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既往研究表明高血壓是腦卒中的首要危險因素,擁有其他疾病的高血壓促使青年腦卒中發病風險增加6.6倍,年輕人往往對經常頭暈不夠重視,即使有了高血壓也不規范的藥物治療。
醫生表示,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重身體健康,
避免長時間熬夜,保持規律作息,
加強鍛煉,注重飲食均衡,
及時釋放壓力,對預防腦卒中至關重要。
腦卒中“年輕化”
提早預防是關鍵
了解腦卒中的癥狀和預防方法,
能在關鍵時刻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判斷自己是否有腦卒中的癥狀,
可通過FAST原則
1
一看臉:
觀察平時微笑的時候,是否出現口角歪斜,面部表情不對稱。
2
二看手:
上舉雙臂握拳,是否出現單側肢體無力的情況。
3
三聽說話:
重復一句話,或是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齡、電話號碼等信息,觀察是否答非所問、口齒不清或意識模糊。
4
四搶時間:
以上三條只要任何一條滿足,均要考慮患者出現腦卒中的可能性。此時應迅速前往具備卒中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救治。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最佳時機為起病的4.5小時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