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文案/制圖 | 胡鑫
編輯 | 施桂娟
監制 | 袁月
秋分至,意味著秋天已經過去一半了。
“不食千鐘粟,唯餐兩顆梨。天生此間氣,助我化無為。”
此時正是吃梨的好時節,一顆梨,不僅能靜心解渴,還能清肺潤燥。
《本草備要》中記載:
梨,潤腸,瀉火,清熱。
甘微酸寒,潤肺涼心,消痰降火,
止渴解酒,利大小腸。
治傷寒發熱,熱嗽痰喘,中風失音。
切片,貼湯火傷。
多食冷利,脾虛泄瀉及乳婦、血虛人忌之。
以梨潤膚
用紅棗、銀耳燉梨,其美容功效堪比燕窩。
不僅能清除體內毒素,還能增強皮膚彈性。
消除皺紋,使面色紅潤,肌膚水嫩。
以梨潤肺
用百合燉梨,可滋陰潤肺。
緩解干咳的癥狀,保護嗓子。
以梨清心
用山橙燉梨,可以清心養陰,還可輔助降血壓。
以梨解酒
用梨榨汁后服用,或直接生食,
可幫助解酒,對肝臟有一定保護作用。
以梨和胃
梨富含膳食纖維,飯后吃梨,能促進胃腸蠕動,
幫助消化,使積存在體內的有害物質大量排出,避免便秘。
除了梨肉,梨的其他部位也有很多功效。
梨籽
含有木質素,能在腸中形成橡膠質的薄膜,
與體內的膽固醇結合并將其排出體外,
特別適宜高膽固醇癥的患者輔助食療。
梨皮
梨皮煎湯服用,具有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滋腎、補陰的作用。
梨葉
曬干泡水可治療尿道炎,膀胱炎和尿道結石,中老年人更應該多吃。
然而,梨性寒涼,不宜吃太多,否則會傷脾胃。
脾胃虛弱的人群不易多食,
體質虛寒、腹部冷痛和血虛者不宜生吃。
秋分,讓帶著梨香味的秋風吹淡生活中的苦澀。
梨,簡單又紛繁。生活,苦澀又回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