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幸福,奮斗鑄就輝煌,在奮進中國的腳步里,勞動和奮斗始終是最強音。近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一場屬于全國勞動者的盛典。來自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企業北京五和博澳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醫藥創新研究院的劉志華獲得2025年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劉志華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理學博士,北京五和博澳藥業醫藥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新藥研發與創新”團隊帶頭人,主要從事具有自主產權、高技術壁壘新藥的研發與成果轉化工作。
突破原研瓶頸
讓“中國新藥”站上國際舞臺
劉志華以“十年磨一劍” 的定力,在新藥研發與成果轉化的戰場上披荊斬棘,成為我國從“仿制藥大國”邁向“創新藥強國”的生動注腳。他充分發揮藥學專業優勢,帶領團隊融合高分子材料、分析化學、藥劑學、藥理學、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聚焦臨床痛點,建設“現代天然藥物”和“高端創新制劑”兩大技術轉化服務平臺,成功突破多項“卡脖子”技術,推動我國原創新藥從實驗室走向臨床一線。
鉚足干勁,才能拼出美好未來。劉志華從患者的臨床需求出發,通過多年努力,原創降糖天然藥物“桑枝總生物堿片劑”,于2020年獲批上市,成為近15年中國首個獲批上市的降血糖中藥新藥、全球首個植物來源天然組分降糖藥,填補了國際空白。該成果入選 “中國重要醫學進展”,在國家 “十三五” 科技創新成就展上驚艷亮相,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為千萬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
在高端制劑領域,劉志華瞄準納米藥物轉化的國際性難題,帶領團隊攻克 “紫杉醇靶向納米乳”的穩定性與規模化生產瓶頸,構建全球首個可終端滅菌、直接輸注的納米制劑技術平臺。2019年,該項目獲批臨床,III期研究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牽頭推進,有望改寫腫瘤化療的臨床格局。
打通轉化“最后一公里”
代表性新藥成果再獲突破
成果轉化是新藥研發的“試金石”。面對“桑枝總生物堿”技術轉化難題,劉志華帶領團隊連續6個月駐守車間,優化上百個工藝參數,順利完成產品的技術轉化。
深入研究表明,“桑枝總生物堿”具有改善胰島素抵抗、保護胰島細胞、減少脂質堆積、控制體重等多重藥理作用。劉志華帶領團隊開展新適應癥的拓展研究,統籌藥效機理深化和藥學工作,用于成人減重的2.3類新藥,于2023年11月獲臨床試驗通知書,有望成為國內首款用于肥胖癥的治療的天然藥物;用于PCOS的2.3類新藥,已提交Pre-IND,將有望填補PCOS治療領域的空白。
面對納米制劑轉化難題,劉志華帶領團隊從產業化生產線的構建,到技術轉移和產品規模化放大驗證,通過幾百批次的研究,構建載藥納米乳轉化技術平臺,突破了納米藥物轉化的國際性難題,助推全球首個實現終端滅菌、直接輸注的“紫杉醇靶向納米制劑”進入臨床。
8年間,他主導9項新藥研發項目,獲生產批件2項、臨床批件2項,申請專利94項(授權28項),主持8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藥學會科技二等獎等殊榮。
新時代的奮斗者,心中有夢想,肩上有擔當。劉志華以新時代醫藥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持續學習創新,實現了職業發展與國家戰略需求的同頻共振,激勵著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
來源:這里是大興
作者: 孫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