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近日,我國多地氣溫明顯下降,為冬季能源保障和供暖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目前,各地主要煤礦持續加強生產管理,不斷推進煤炭穩產增產,保障冬季用能需求。
在全國最大露天礦之一的華能伊敏露天礦,一臺臺無人純電動礦用卡車正在開展裝卸工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卡車是日前剛研發出來的最新成果。目前,已完成9臺卡車的生產測試,實現了“真無人”運行和全天候不間斷作業,作業效率達人工工作效率的100%以上,為煤炭穩定供應提供了支撐。
在我國首個2億噸煤炭生產基地神東礦區,百米井下工人正手持遙控器操控著采煤機作業。在這里,每天約發出110列車煤炭。
10月份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煤炭企業大力推進煤炭保供穩價。全國煤炭產量和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煤炭最高日產量達1193萬噸,創近年新高。電廠供煤持續大于耗煤,為煤炭期現貨價格大幅回落提供了有力支撐,為確保能源安全保供和人民群眾溫暖過冬奠定良好基礎,全力保障今冬供熱用煤。
港口鐵路運煤忙 提升運輸效率
煤礦的煤生產出來了,能否第一時間把足夠的煤運送到需要的地方?
記者了解到,2023年以來,我國多地港口、鐵路卸運煤量均實現了增長。在“西煤東運”重要能源通道大秦鐵路,截至10月份,運輸煤炭已超35007萬噸,同比增加1224萬噸。
在我國“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朔黃鐵路,調度中心燈火通明,工作人員正在協調發運列車。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煤炭運量31036萬噸,同比增加1281.3萬噸,創歷史同期新高。
同時,我國多地港口煤炭吞吐量相比同期均有所增長。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沿海港口共完成煤炭吞吐量14.4億噸,同比增長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