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的血脂已經正常了,為什么還要給我開降脂藥?” 有些冠心病患者在做了血脂檢查后,發現化驗單上的數值都在“正常”的范圍內,可是醫生仍舊開了降脂藥,這心里難免犯嘀咕。其實高血脂和冠心病之間的關系并非三言兩語就能和患者解釋得通。 一、血脂正常,為什么還要吃降脂藥? 血脂化驗單上數據正常真的是正常了嗎?血脂化驗單上的正常值,通常是相對于“無心血管疾病和危險因素”的人群而言,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降血脂應該更加嚴格,到達這個“所謂的正常值”可能并不足夠,對于已經有冠心病的人群來說,總膽固醇應該低于4.8毫摩爾/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該低于2.6毫摩爾/升。 另外,冠心病全名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也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導致心臟血管狹窄、堵塞,導致心臟缺血、缺氧的一種心臟病。當粥樣斑塊破裂、糜爛或者出血,形成血栓的時候堵塞心臟血管,可以引發急性心肌梗死。 而粥樣斑塊破裂的原因離不開兩點,一、粥樣斑塊中脂肪太多,二、粥樣斑塊有炎癥反應,包裹斑塊的血管內層不穩定。 絕大多數冠心病患者都存在高血脂,而降脂藥物除了降脂之外,還能發揮抗炎效應,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脆性,穩定粥樣斑塊甚至縮小斑塊,防止斑塊破裂。在《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中明確指出,他汀類藥物是冠心病患者預防心肌梗死,改善預后的一種藥物,使用降脂藥的目的并非只是單純的降血脂。 二、他汀真的會傷肝嗎? 《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指出“在服用他汀類藥物時,應該密切監測轉氨酶以及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標,及時發現藥物可能引起的肝臟損傷和肌病”,很多人可能會執著“肝臟損傷”的字眼,而忽略了“可能”兩個字。 其實在規范服用的前提下,他汀引起肝臟損傷的概率很低,而且即使對肝臟有影響,絕大多數患者也只是出現了輕度的、甚至是沒有癥狀的轉氨酶升高。而且使用他汀之前,醫生也會對患者的肝功能進行評估,評估使用他汀的風險/效益比,如果弊大于利,則是不建議使用他汀的。不過總體而言,對于已經需要服用他汀的人來說,是利大于弊的,不需要過分的顧慮。 三、服用他汀真正該注意什么? 大家在普遍擔心他汀副作用的同時,往往容易忽略一些細節,比如在服藥期間飲食不注意,像常見的柚子就可能會影響到他汀的效果,柚子當中有一種叫做“呋喃香豆素”的特殊物質,這種物質可以影響到他汀在人體內的代謝,讓他汀的分解變慢,增強了他汀副作用出現的概率。 另外,對于活動性肝炎患者、存在不明原因的轉氨酶升高的患者、孕婦、哺乳期婦女應該禁用他汀,一些心血管藥物也不建議與他汀同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