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至五月為北方的春季花粉期,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發布的花粉監測預報顯示,北京6站大部花粉濃度等級為1級。預計未來幾日14站花粉濃度以1級為主,為低級別(<100粒/千平方毫米),大部分地區花粉濃度處于低級別,重度敏感人群需適當防護。醫生提醒,別等到過敏癥狀嚴重才行動,搶先治療也是應對花粉癥的重要方法。
花粉過敏不能靠等花粉季過去,過敏癥狀自然消失。花粉過敏癥狀若長期不治療,可能進一步引發氣道的不可逆損傷,導致中耳炎、腺樣體肥大加重,哮喘難以控制等情況。
致敏花粉均為氣傳花粉,也稱風媒花粉,當空氣中的花粉濃度大于100粒/千平方毫米時,即可引發花粉癥患者的鼻炎癥狀。花粉隨風而廣泛分布,最遠可傳播600多千米,經遠距離傳播的花粉雖長時間暴露于大氣中,但仍保留致敏性,使人們在無花粉播散地區致敏。不同地理區域的植物分布和花粉傳播規律不同。在我國華北和華中地區,樺樹花粉、柏樹花粉和梧桐花粉是春季花粉癥患者中最為常見的過敏原。夏秋季則以蒿草、豚草、葎草為主要過敏原。
“了解花粉傳播規律,就能提前做好準備,在花粉季到來前就開始進行治療和預防。”對已知有明確花粉過敏的患者,可以在花粉季節來臨前2周開始預防性治療,如鼻用糖皮質激素噴劑、鼻用抗組胺藥、抗白三烯類藥物,幫助鼻腔建立保護屏障,以減輕過敏癥狀。
預防花粉過敏,花粉季,在家關閉門窗、開凈化器,或用新風空氣凈化;日出后兩小時到下午4-5點前,花粉濃度較高,減少外出;出門戴口罩、防花粉眼鏡,可應用“花粉阻隔劑”減少花粉顆粒吸入;外出開車時關閉門窗;回家換衣服、洗澡、清洗口鼻,避免花粉進一步進入體內;如果有條件,北方花粉飄散高峰期可以去南方短居。
對于伴發哮喘或花粉癥持續時間超過2個月/年,且有脫敏治療條件的患者可以在醫師的建議下盡早考慮免疫療法。通過定期接觸逐漸增加劑量的過敏原,逐漸使身體對過敏原產生耐受,從而減輕或消除過敏癥狀。
花粉過敏患者多食用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D、鋅、鎂等食物,可以緩解過敏癥狀;含有酒精、咖啡因等食物會加重過敏癥狀。“在花粉季節要盡量避免接觸花粉過敏原,可以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花粉濃度監測信息,盡量避免到花粉濃度較高的區域。出門除了要戴口罩之外,還可以佩戴有硅膠保護套防過敏的眼鏡。一旦出現癥狀,要及時就醫,尤其哮喘患者,一定要隨身攜帶含有沙丁胺醇或者福莫特羅這類急救藥物的吸入藥,避免在花粉季節出現嚴重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