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工信部與上海市政府攜手舉辦的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上,備受業界矚目的“2023年度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正式揭曉。該指數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醫藥會計學會、北京交通大學數字財稅研究院及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五家單位共同發布。 與此同時,備受關注的2023年度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百強榜單、進步二十強榜單以及退步代表企業榜單也一并揭曉。這一系列榜單不僅是對我國醫藥企業研發實力的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檢視,更是對醫藥產業未來發展路徑與趨勢的精準把脈與重要導向,為行業前行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與啟示。 醫藥創新賽道,恒瑞醫藥、安圖生物以及信達生物實力領跑 2023年度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排行榜上,恒瑞醫藥憑借其卓越的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榮獲了綜合排名第一的桂冠。緊隨恒瑞醫藥之后的依次為安圖生物、信達生物、春立醫療、信立泰、貝達藥業、恩華藥業、白云山、達安基因、迪哲醫藥、百濟神州、九強生物、新華醫療、以嶺藥業、四環醫藥、復星醫藥、百奧泰、易瑞生物、啟明醫療-B及石藥集團等。這些企業憑借其雄厚的研發實力與深厚的行業經驗,進一步鞏固了它們在醫藥領域的領航者地位。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安圖生物憑借其在研發成果指數與研發支持指數上的卓越表現,穩居亞軍寶座。而信達生物,則以其階段性成果與最終成果的強勁競爭力,榮登季軍之位,其研發指數排名實現了40位的顯著躍升,最終成果指數上更是突飛猛進,躍居至第8名,實現了94位的顯著增長。 2023年度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百強榜單 特寶生物、我武生物和迪哲醫藥實現卓越進步 在2023年度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進步前二十強企業榜單中,特寶生物、我武生物、迪哲醫藥、碩世生物、貝達藥業、啟明醫療-B、益方生物、科興生物、亨迪藥業、東誠藥業、萬泰生物、東陽光、金城醫藥、片仔癀、興齊眼藥、華東醫藥、莎普愛思、山外山、新和成、康恩貝以及珍寶島等企業均榜上有名。其中,特寶生物、我武生物和迪哲醫藥以其卓越的進步表現,榮登前三甲。 特寶生物以385名躍升,高居進步榜首,其研發成果指數更是實現了401名的顯著提升,彰顯其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的卓越實力。我武生物緊隨其后,以304名的進步位列第二,這主要得益于其研發成果指數326名的大幅提升,同樣展現了其在科研領域的深厚底蘊。迪哲醫藥則以262名的進步躋身前三,這得益于其在研發成果與研發投入上的雙重突破:研發成果指數進步了263名,研發投入指數也取得了151名的提升。 上表為2023年度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進步二十強榜單 普利制藥、愛朋醫療與邁克生物的挑戰與反思 在2023年度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排序中,退步企業前二十強榜單上,普利制藥、愛朋醫療、邁克生物、艾迪藥業、透景生命、嘉和生物-B、康基醫療、翔宇醫療、海爾生物、沛嘉醫療-B、昊海生科、英諾特、江中藥業、拓新藥業、蔚藍生物、華蘭股份、基蛋生物、康方生物-B、之江生物、理邦儀器和泛生子等企業赫然在列。其中,普利制藥、愛朋醫療以及邁克生物三家企業的退步尤為顯著,位列退步榜單前三甲。 普利制藥退步了354名,這一顯著的退步主要歸因于其研發投入指數的急劇下滑,下降了428名,揭示了其在研發投入方面的不足。愛朋醫療退步了332名,這主要是由于其研發成果指數和研發質量指數的雙重退步所致,其中研發成果指數退步了250名,研發質量指數也退步了146名,凸顯了其在研發成果產出與質量把控上的雙重挑戰。邁克生物退步了328名,這一退步同樣源于研發成果指數和研發質量指數的共同下滑,其中研發成果指數退步了347名,研發質量指數也下降了222名。這些退步不僅為企業自身敲響了警鐘,也為整個行業提供了深刻的反思與啟示。 上表為2023年度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退步二十強榜單 據悉。“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由中國醫藥會計學會會長、國藥集團總會計師楊珊華博士首倡和領導,由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數字財稅研究院院長、中國醫藥會計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價格協會醫藥價格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姚立杰教授主持研究團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