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個現象,由于心情比較激動或者精神緊張,就會使我們出現失眠的情況。偶爾短期的失眠并不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很大影響,但是如果失眠的情況比較嚴重,或者持續的時間比較長,那我們就要引起重視了。
今年56歲的麗姨就是失眠患者之一,她每天晚上都難以入睡,這樣的情況已經出現5年之久,導致她的身體越來越差,臉色蠟黃、身體消瘦而且常感冒發燒。近日,她到省第二人民醫院傳統醫學門診看病,經醫學博士、中醫師周辛檢查、看診后,發現麗姨的失眠竟和更年期的內分泌失調有關……
焦慮多夢廣州阿姨失眠5年
在廣州生活的麗姨今年56歲了,早在48歲時候她就已經停經,本想著5年前退休后可以在家過點清閑日子,好好休養生息,沒想到退休了就開始失眠。“我退休后就開始失眠了,每天躺在床上一、兩個小時睡不著,就算睡著都好像頭腦清醒一樣,很多夢很難受,到現在整晚都感覺沒有睡。有時候白天會莫名焦慮緊張,總好像在擔心什么事情,每個月都至少一次感冒發燒到醫院報到。還有反復的口腔潰瘍,我基本上都不敢吃熱的東西,喝湯都不敢,總是不知道什么時候為什么又潰瘍了。”麗姨告訴我們。
“進入到更年期,女性由于生理的改變,會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內分泌的變化,除了潮熱汗出,很多女性脾氣會變得比較焦慮暴躁,還經常會出現失眠的情況,甚至還出現高血壓、頭痛、心慌、心悸、焦慮不安等癥狀,對日常生活質量影響比較大。”周辛說。
在進行了第一次懶針及中藥治療后,麗姨的失眠有所改善,晚上到十一點就能有明顯睡意,入睡也快了很多。周辛介紹說:“在麗姨的治療上我們運用植物神經功能的調節治療方案,運用懶針及中藥治療雙管齊下,以前常口腔潰瘍、感冒發燒的麗姨在睡眠治療改善后,近一個多月都沒出現過這兩個問題。睡眠質量的提高,不僅讓麗姨心態變好、減少焦慮,身體免疫力也大大提高。但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不是一時半會的,患者還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及自我調節,不然癥狀也會容易復發。”
更年期到女性睡眠障礙多
大家都知道當女性到了五十歲左右的時候,就會迎來更年期,進入到更年期之后,女性體內的激素分泌水平會發生改變,從而會對他們的情緒和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
有的更年期女性會在夜間發生潮熱、盜汗、頭昏、熱醒等現象,突然間的出汗或者被熱醒,打亂了原本的睡眠時間,容易造成原本睡眠質量不高的人情緒更加抑郁或暴躁,想睡覺卻無法安眠。長期的睡眠障礙會導致人們的心理、生理健康受損,增加中老年女性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發生的風險。
由于內分泌的迅速變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許多癥狀隨之而來,女性往往出現心悸、胸悶、憂慮、抑郁、易激動、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現象。周辛建議,有睡眠障礙的更年期女性可以在睡前調整自己的呼吸,緩慢深長的呼吸可以幫助平穩情緒,促成睡意。所以當出現超過1個月睡眠障礙的更年期女性,需要及時就醫,通過調節植物神經功能,進而改善內分泌系統,全面減輕更年期癥狀,平穩度過更年期。(通訊員:朱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