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 你感受到降溫了嗎?前幾天還暖意十足,“斷崖式”降溫一下子就入冬了!
11月6日,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雪橙色預警、寒潮藍色預警和大風藍色預警。這股冷空氣給我國多地都帶來了“斷崖式”大降溫。
全國最低氣溫預報圖(11月6日08時-7日20時)。中央氣象臺圖
據中國天氣報道,11月5日至7日,強冷空氣將陸續影響中東部大部地區,東北、江淮等部分地區氣溫劇烈下降,降溫幅度將達12~14℃,局地降溫或超16℃。同時,大范圍雨雪天氣仍將持續,東北局地或現極 端降雪。 ①
甚至有網友說,感覺最近三天過了三個季節:夏、秋、冬。
雖然南方的朋友們還在穿著短袖,但據中國天氣消息,本周末前后還有一股冷空氣來襲,將翻越嶺南帶來明顯降溫,部分地區或降溫超10℃。
中國天氣截圖
“斷崖式”降溫,
讓身體5個地方“壓力很大”
隨著此輪降溫,身體也會隨著室外的溫度發生一些細微的變化,如本身身體存在不適,就可能因此引發疾病。
1.心腦血管“壓力大”
“氣溫驟降容易讓心血管病‘鉆空子’。”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張宇清2023年11月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主要原因在于氣溫驟降,引起身體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兒茶酚胺分泌增加,促進血管痙攣和收縮。對于有基礎冠心病的患者,原有疾病可能會加重,如心絞痛發作頻繁,程度加重,心肌梗死發生可能性增高。有心臟基礎病變的患者,心衰發生率可能增加。再者,可能引起血壓增高,且波動明顯,腦卒中發生率也會增加。 ②
2.呼吸道“壓力大”
包頭市第四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李艷平2018年在該院公眾號上刊文介紹,人的上呼吸道一旦受到寒冷刺激,會使呼吸系統黏膜的穿透性降低,毛細血管收縮,免疫物質分泌減少,這都會使呼吸道的抵抗力減退,自衛功能削弱。 ③
“氣溫驟然降低,大家要積極預防呼吸道病原體感染。”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胡洋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尤其要注意支原體肺炎疊加其他的病原體混合感染,避免對身體造成嚴重損害。 ②
3.腸胃“壓力大”
天氣轉涼的時候就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陸楓林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因為低溫的刺激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環,從而引發急性胃痙攣、胃潰瘍、胃腸炎等胃腸道疾病。所以,本身有胃病的人冬季要特別注意保暖。 ④
4.膝關節“壓力大”
天氣變化、潮濕受涼會導致關節炎疼痛加重。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徐曉龑2015年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介紹,膝關節是人體的主要負重關節,滑液是關節間的液體潤滑劑。人體膝關節約含有滑液0.5毫升,滑液的黏度直接與黏蛋白的含量有關。當氣溫下降時,滑液中的黏蛋白含量增多,便增加了滑液的黏度,影響了關節的活動。 ⑤
曹子豪/攝
5.頸部“壓力大”
冷風一吹,脖子涼颼颼。頸部本身沒什么脂肪,受涼會使頸部肌肉緊張僵硬,是頸椎病發病重要因素。而且頸部包括了頸椎、動脈、呼吸道、食道等,哪個受涼都會讓人出現不適。 ⑥⑦
平安應對“斷崖式”降溫,做好6點
1.至少做好3處保暖
遇上大風降溫天,脖子、腰腎、腳踝三個部位尤其應做好保暖。 ⑧
2.暖和時要開窗通風
夜晚關好門窗,以防風寒侵襲;白天可適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和陽光充足,防止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3.出入人多場所佩戴口罩
天氣寒冷,呼吸道抵抗力減退。加之最近一段時間,除了支原體肺炎感染、流感,還包括細菌感染、諾如病毒感染等高發。如出入人多場所,建議佩戴口罩。
4.晚上泡腳時加點料
北京朝陽醫院針灸科副主任醫師謝衡輝2020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秋寒易傷人,尤其是氣血較弱的人,更容易手腳發涼、腹痛腹瀉。這時建議大家睡前泡腳時加點米酒。用米酒泡腳,會比單純用熱水泡腳更加有利于活血暖身,改善身體怕冷的癥狀,同時還會有幫助睡眠的作用。
方法:在木桶或腳盆里放適量熱水和米酒,水和米酒是1∶1的比例,再加幾片生姜。
此外,秋冬季節,在家里也不妨備一點紫蘇葉(藥店有售),泡腳、泡水、涼拌都行。紫蘇葉又叫蘇葉,主要作用就是解表、散寒、理氣、和營。 ⑨
5.飯后喝杯暖身茶
茯苓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充足的熱量,與蜂蜜一起搭配,可以保證機體得到充足的能量,以抵抗寒冷。經常感到手腳冰涼、食欲不振的人在午飯后喝上一杯溫暖的茯苓蜂蜜茶,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方法:準備茯苓3克、蜂蜜適量。將茯苓放入杯中,沖入沸水蓋蓋悶泡5分鐘左右,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就可以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血糖高的人不宜飲用。 ⑩
6. 關節不適試試熱鹽敷
降溫天氣很多人會出現關節不適、酸脹等,可以用熱敷來緩解。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華醫院風濕病科副主任醫師田雨2019年在健康時報表示,關節冷痛可熱救,最簡單的就是鹽熱敷,將食用鹽200-300克用鐵鍋炒熱,放入縫制好的沙袋中,在局部關節或是肌肉處熱敷。能起到消炎、消腫、祛風散寒止痛、消除疲勞等作用。 ?
精選
文章
本文綜合自:
①2023-11-05 中國天氣《中東部多地將現斷崖式降溫》
②2023-11-06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多地氣溫驟降,勿讓心血管病和呼吸道傳染病“鉆空子”》
③2018-12-09 包頭市第四醫院《【平安過冬】冬天高發呼吸道疾病,四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教您這些防范措施 》
④2016-11-02健康時報《一降溫這幾種病最高發!快收下這份各科醫生的健康提醒》
⑤2015-12-07 健康時報《關節炎不是凍出來的》
⑥2011-10-24 健康時報《隨時隨地護腰頸》
⑦2012-07-26 健康時報《雨后護好人體三道關》
⑧2011-09-22健康時報《降溫天“三溫暖”》
⑨2020-09-29 健康時報《秋冬泡腳加點料》
⑩2013-12-30 健康時報《自制暖身下午茶》
?2020-05-08健康時報《六味居家祛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