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2歲杭州小伙小銘(化名),硬生生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一院)的醫生們從鬼門關"搶"了回來,出院的時候醫生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他改變生活習慣,因為他就是差點被不良習慣"殺死"。
小銘是大四學生,剛找好實習工作,前不久,上班第一天的早上,小銘急急忙忙跑出地鐵站。眼看上班快遲到,他內心很著急,等斑馬線的綠燈一跳起,他立馬小跑起來,隨后胸部不適,并出現窒息感,眼前發黑。他掙扎著想就近找個寫字樓進去休息,剛艱難走進一幢大樓,便倒在地上,意識不清。
好在上班高峰,大樓里人來人往,小銘立即被120救護車送到浙大一院急診科,到急診科后小銘的心率只有30次/分(正常人安靜情況下心率為60-100次/分),急診科團隊立刻展開搶救。
搶救期間,心跳停搏8次。臨床首先考慮肺栓塞,但由于小銘生命體征不穩定,無法完善肺動脈CTA檢查來明確栓塞。經呼吸內科、血管外科、心血管內科多學科會診評估,醫生決定開啟靜脈溶栓,用藥3分鐘左右,小銘的外周血氧指標開始逐漸恢復,異常的心跳也逐漸恢復正常節律。
生命體征平穩后,插管狀態下完善肺動脈CTA,證實的確是肺栓塞導致小銘差點沒命。多次心跳呼吸驟停導致腎臟血液灌注不足,出現急性腎損傷,小銘轉入監護室繼續治療,目前已康復出院。醫生多次囑咐:一定要改變以往不良的生活習慣,按時服用抗凝藥物,定期復查。
什么是肺栓塞?"我們可以把血管比作是水管,日常生活中的水有不同雜質,水管用久了就會有水垢留在水管中,那么血管也是。"浙大一院呼吸內科鄭靜主治醫生介紹,當血管中有"污垢"隨著血液流動導致血管腔堵塞,就會導致栓塞情況出現。肺栓塞是指"污垢"堵住肺動脈分支從而導致肺循環障礙,出現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梗塞等癥狀,進而影響生命健康。
一般來說,血管健康是隨著年齡增長一年不如一年,但為什么小銘年紀輕輕,22歲就有血栓掉進肺里?鄭靜醫師解釋,小銘雖然年紀輕,但他的生活習慣非常不健康,愛吃火鍋,長期熬夜,還愛喝酒,不運動,這些都是血栓最愛的生活習慣。血栓最喜歡"好吃懶做"的人,久坐不動、長時間臥床不起的人也是血栓喜歡人群。